扬子晚报网10月15日讯(记者薄云峰)随着台风、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多,洪水频发,汛期内长时间的高水位对于防洪设施的挑战、有的城市局部地区易出现城市内涝……如何做好水利的防灾减灾工作,在本周“国际减灾日”期间,江苏省水利厅发布“国际减灾日,看江苏水利防灾减灾工作的看家本领。”随着年底的临近,这也是江苏年水利防灾减灾工作的一个阶段性的工作总结。
资料图石梁湖水库。江苏省水利厅供图
水资源“南丰北少”,江苏给骆马湖“补水”
据悉,年10月13日是第32个国际减灾日,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为“构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相关人士介绍,今年我省气候复杂多变,暴雨轮番侵袭,洪水多次入境,台风接踵而至,干旱、暴雨、台风、洪涝交替发生。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防台形势,江苏全省动员、全力以赴、多措并举,实现了无重大险情、无重大灾害损失、无人员伤亡,防汛减灾效益显著。
在江苏,对于广大江苏人来说,水资源和降水分布总体呈现“南丰北少”的现状。江苏采取超前谋划保供水,确保苏北用水需求。年初,淮河流域降水偏少,出现气象干旱特征。省防办超前谋划春灌供水方案,提前向骆马湖补水1.6亿立方米。3月中旬,抓住淮河来水增加的有利时机,利用洪泽湖多蓄水6.6亿立方米,同时调度补给骆马湖2.6亿立方米,提前储备农业夏栽水源。农业大用水期间,统筹洪泽湖、骆马湖水源,优化水资源配置,逐月制定供水调度计划,强化用水管理,近20年来,首次未通过抽引江水满足余万亩水稻夏栽用水需求,骨干河道未发生断航限航,前三季度京杭运河苏北段过闸货物量11.7亿吨。
9台机组“集体”排涝,提前预降太湖水位
年夏季的台风“烟花”给人们印象深刻,受台风“烟花”带来强降雨影响,太湖水位年7月27日达到警戒水位3.80米,形成年第1号洪水,至9月4日退至警戒水位以下,连续超警时间长达40天。针对太湖水位易涨难消、洪水出路不足的水情特点,江苏省在洪水生成前,提前预降太湖地区河网水位,腾出纳雨空间。在洪水生成后,调度沿江水利工程全力泄洪排涝,最大日排水量达1.6亿立方米,同时,挖掘工程潜力,首次启用刚通过试运行验收的新孟河丹阳枢纽泵站排涝,9台机组一度满负荷运行,抽水流量达立方米每秒的设计规模。在太湖长时间洪水过程中,成功将水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