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广告招租,把最好的你展现在大众的面前让世界看到你
沙龙精选自电商报
吴晓波回顾了中国商业社会的历史,他总结称,一代人重要的使命就是把上一代人干掉,只是干掉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而今中国的商业世界在开始发生变化。过去富豪榜上的主力军,即财富最多的人群,“80%是-年的那波人”,而他们将逐渐被80后、90后取代,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已经逐渐成为80后,这些人也正在重塑中国的消费模式、流通模式、创业模式甚至思维方式。
在80、90后的世界里,商业逻辑有哪些在发生改变?吴晓波总结为四个趋势:
,一切商业都将互联网化。
2,一切品牌都将人格化。
3,一切消费都将娱乐化。
4,一切流行都将城乡一体化。
除此之外,吴晓波作为一位60前辈,对于一代新的商业主力会提出哪些期望和建议呢?演讲全文如下:
大家好,你们对我好一点,我首先要感谢许维,他允许我在这么一个商业科技的大会上来讲那么一个不靠谱的话题。其实我也不太愿意讲这句话,因为我是60后,觉得这个世界还挺好的,但是也不得不讲,因为时间到了,讲完了,吃吃饭。
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读过一本书,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深,马克在战壕里对另外一个人讲,我们这一代人是否比上一代人更值得信任。一代人重要的使命就是把上一代人干掉,只是干掉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分配到一家全国最大的一家通讯社,里面有两位我的前辈,一位是离休干部,一位是50年左右的人,我上班第一天领导就给了我一个热水瓶,上班的时候,你到传达室,每个人排队,拿自己的水瓶上去写稿采访,下班的时候再把水瓶拎下来......所以我觉得不能这么过。
记得工作没几年就买了一台电脑,电脑这个事在整个大院里面就变成特别大的新闻。我们的单位特别好,他分配你所有的东西,除了你老婆以外。然后买台电脑回去,我那两个前辈跟我讲说,单位什么都发给你,你干吗还要用电脑呢?后来他们知道了,因为我有了电脑,我写的更快,赚的钱就多,还可以保存很多东西。后来我买了商品房,他们又疯了,单位分你房子了,你还买另外一个房子,你要包二奶吗?
我们知道,中国从年到今天改革开放36年,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36年我们国家最幸运的一代人是哪一代人?我仔细算了一下是-年出生的人。为什么说这一代人是最幸运的呢?第一,我们这一代人没有遭遇过饥荒。到了7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是允许人口出生的,年中国开始计划生育。中国正式把计划生育变成一个基本国策,我以前到农村支教过,我眼看过六个月大的妇女,医院引产。
第二、我们是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年以前出生的,他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不完整的。
第三、我们享受了所有的转型福利。中国从年代进入转型社会,我们享受过国家分配给你的房子,也享受过商品房的福利,也享受过创业的机会,所以我们享受过所有转型的经历。
有一年我碰到胡润,我让他算一下,中国排名名的富豪平均年龄是多少?80%是-年的那波人,里面属兔子最多,都是年出生的。这一波人是当今全世界所有国家里面,拥有财富最多的一群人,而且是最年轻的一群人,我们跟美国比,要年轻0岁左右,跟日本比年轻2岁左右,就是中国拥有年轻富豪最多的一波人。这波人在再造中国过程中,发动了互联网的奇迹。
各位,你们未来的使命就是把他们干掉。像马云、张朝阳是最大年纪的,是年出生的。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波人创办互联网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年二季度到年四季度的8个月时间,这个时间段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奇迹时刻,全部在这个时间窗口,所以他们发动了互联网。
讲了那么多获利者,接下来我觉得世界开始出现大的变化,在发生哪些变化呢?
第一,创业的人开始改变了。我有一次到淘宝去调研,淘宝研究院跟我讲,淘宝这些中小企业主(卖家),大概是-万之间,这波人当中85%以上是80后。中国现在个体工商户有3万,每年创业的企业大概在万以下,就是年营业额在万以下的微小企业,那00%是80后,所以80后成为了创业最主要的人群。那么谁在消费?绝大多数都是80后。所以80后不但成为创业的主力,同时成为了消费的主力。
第二,谁在流动?我有一次碰到华住,其中旗下汉庭酒店,去年汉庭酒店一年客流量72%是80后,那意味着在全中国一线城市旅游、游玩的人大部分是80后。
还有,谁在创新?我们很多商业模式,生活模式,甚至我们的语言。
所以整个世界的基本盘在发生大的变化,过去20多年里,中国的商业世界,老百姓的消费模型,创业模型,消费模型,甚至思维方式都是由-年这批人所决定的。因为我们创造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由我们的价值观所构成的。但是当消费、流通、创业的人群不同的时候,原来的商业模式都会颠覆掉。
50后、60后他们最大的恐惧是什么?他们跟你们不是一伙的。未来5-0年里中国整个商业界会被彻底颠覆掉,那些老同志可以洗洗睡觉去了。
接着我们来看,有哪些在80后、90后世界里,商业逻辑有哪些在发生改变?
第一,一切商业都将互联网化。这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一件事情,我是做传统出版业,20多年一直在写书的人。我发现最麻烦的是什么,中国60后、50后的80%以上会用电子书,连获取图书的渠道都不见了。
所谓商业的互联网化,我认为由两部分构成。第一,企业将重新构建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第二,企业会利用互联网工具改造企业内部的流程。像明道所提供的工具,就是企业内部的一个互联网化。它是一个内外的完全互联网改造。如果这两个改造不完成的话,传统的制造业和传统的服务业都会覆灭掉。我认为在未来五年左右,传统制造业,50%的制造会破产。
我最近在浙江和江苏调研,他们最近在做强制性的产业淘汰,高劳动力成本,高污染的中小型企业最近大规模的倒闭。有一个官员跟我讲,最近航空卫星拍下来,拍到江苏省和浙江省有些县像被原子弹炸过一样,全部的厂房被拔掉,造成很多人失业,但是我认为阵痛是好的。剩下来的是那些有科技含量的,善待员工的,提供未来商品的企业才能应该生存下来。
在这个淘汰过程中,信息化革命给到我们很大的福利,不会利用这些工具的企业都将离开这些舞台。
第二个,一切品牌都将人格化。这要感谢乔布斯同学,所谓品牌人格化,将近由消费品时代进入到粉丝时代。中国年的时候,有一批人创业,王石、张瑞敏、柳传志等等,这批人他们第一次重视了消费者,年张瑞敏在工厂里面把一批不合格的产品砸掉了,是说未来离开这个工厂的产品必须是合格的产品,次品是不能出厂的。再此之前,中国的不合格商品是可以出厂的,当时是有正品柜台和次品柜台的。但是张瑞敏砸冰箱之后,消费者建立了正品的文化思想。但是在今天已经不行了,现在大家要的不是一个标准件。
前两天我去首都机场,我从过道拎着箱子经过的时候,旁边经过了一个非常大的广告屏幕,是一个手机广告屏,打扮一个像外星人的女人拿着手机,当我又走过一个手机广告屏的时候,我走过去就在想,如果这两个品牌的LOGO互换一下,我们能搞得清楚谁是谁吗?我们是不知道的。
今天我们能够容忍产品是有缺陷的,我们希望你这个企业经营这个产品,能够越来越好,所以“消费者是上帝”这个概念到现在是不存在的。这个消费者是谁呢?应该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朋友。所以这些品牌可能未来都会被淘汰。
第三个,一切消费都将娱乐化。我是一个很早就开始写专栏的人,最开始给报纸写,后来给杂志写,后来给新闻门户写专栏,结果我服务过的这些报纸、杂志、门户都差不多死掉了,这是让我挺悲哀的一件事情。所以我想了好久,应该怎么办呢?这个月我开了一个自媒体,我要用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哪家治疗白癜风权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ys/2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