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矿植物颜料
热爱藏民族文化的人,几乎都会被浓墨重彩的各种唐卡作品所震撼。历史悠久的唐卡艺术,发展到今天,形成了勉唐、勉萨、钦则、嘎玛噶赤等众多著名画派,也产生了许多种类,如堆绣唐卡、刺绣唐卡、木雕唐卡以及传统的手绘唐卡等。人们在被手绘唐卡巧夺天工的技艺所震撼的同时,总不忘将目光聚焦在丰富而又精美的各类矿植物颜料上。
提起绘制唐卡的矿植物颜料,不少艺术名家总会忍不住翘首称赞,“西藏矿植物颜料,真是手绘唐卡之魂!”这一称赞,实不为过!西藏矿植物颜料,这一精工细磨而成的艺术之魂,会随着时间流逝,愈显鲜艳迷人。因为这一特征,西藏矿植物颜料备受美术家们推崇。年6月,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集来自深山走进艺术
为了了解手绘唐卡不可或缺的矿植物颜料,日前,记者走进城关区八廓古城里的夏扎大院,在古意悠然的古建大院里采访了对矿植物颜料研究了十几年的扎西桑珠。在扎西桑珠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夏扎大院一楼的唐卡展厅。走进展厅,琳琅满目的唐卡作品与摆放在展厅中央展柜里的各种矿植物颜料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扎西桑珠介绍道:“中间这一排展柜里摆放着的,就是绘制唐卡所需的矿植物颜料。”举目望去,灯光下,晶莹剔透的各色颜料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扎西桑珠一边走一边向我们依次介绍。
展柜里,红、黄、蓝、绿、白等各色颜料依次排开,做成了粉末状的颜料装在精美的铜盘里,蓝的像西藏干净明媚的天空,白的如同山顶经年不化的冰雪,红的似火,绿的似玉。展柜里的铜钵里,还装有不少美丽的矿石。扎西桑珠介绍道:“这些珍贵的矿石,都是从西藏各地采集来的。”有些是从日喀则采集来的,有些是在尼木县采集到的,还有几种颜色的矿石,如红、黄、橙三种颜色的矿石,则必须去昌都等地采集,因为在西藏只有那里才出产。
扎西桑珠对这些来自大山的珍贵矿植物颜料有很深的感情,他13岁开始学画唐卡时,就开始研究矿植物颜料。到如今,扎西桑珠已从事唐卡绘制20多年,他是少有的自己制作颜料的唐卡画师。提起年轻时采集、研究矿植物颜料的经历,扎西桑珠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出生于昌都地区贡觉县的扎西桑珠,年轻时经常和弟弟同骑一辆摩托车去山里采集用来制作颜料的矿石。那时他们所需走的路,大多为崎岖的山路,不少地方还挺危险,经过最险的路段时,他们得下来把摩托车一步一步推过去,之后再一起骑着车继续前行。艰险的路段并没有阻挡住他对矿植物颜料的执著追求,反而让他越挫越勇。“幸好在采集矿石的路上并没有出现任何事故。”提起采集矿石的经历,扎西桑珠感叹道。
风里来雨里去,不觉间扎西桑珠对矿植物颜料的研究已坚持了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他用自己制作的颜料绘制出了不少精美唐卡,勉唐、勉萨、钦则、嘎玛噶赤这四大画派他都有所涉猎。他一边绘制唐卡,一边坚持对矿植物颜料进行研究,还常与众多唐卡大师交流心得,并向他们请教关于颜料的知识。
每次采集颜料原矿石归来,扎西桑珠总是拿着矿石去向丹巴绕旦等唐卡大师虚心请教,向他们咨询这些矿石的质量。大多数时候,他所采集的矿石都会得到唐卡大师的肯定,“非常好!”这是唐卡大师们看后常说的一句话。众多精美而珍贵的蓝铜矿石、孔雀石、雄黄、朱砂等矿石,被扎西桑珠的慧眼发现,并被他带到圣城拉萨制作成各色颜料,最后在唐卡画师们的笔下形成各种各样的物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实现了各自的艺术价值。
磨制精工细作轻研慢磨
从夏扎大院一楼的唐卡展厅出来后,扎西桑珠带领我们走进颜料研磨室。在颜料研磨室里,几个巨大的石臼摆放在地上,每个石臼里都装着不少尚未磨制好的矿物颜料。一些石臼里的颜料呈粉末状,一些则是泥浆状。每个石臼的上方,都悬挂着一个十字形的木制轴承,轴承顶端用一根布条拴在天花板上。轴承底部连接着一块圆柱形的石头,磨制颜料时,工作人员只需用双手握住轴承底端的手柄,就可开始研磨。
坐在研磨室里的藏式床上,记者体验了一回磨制颜料的过程。双手握住轴承上的手柄,沿着顺时针方向研磨。尽管轴承让人省力不少,但研磨起来还是特别费劲,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若是使劲磨,石臼里的颜料和磨制工具的摩擦力就会特别大,磨制起来就会特别累。若是用力小一点,则磨制不了颜料。才研磨几分钟,手臂就开始发酸。不得不感叹,磨制颜料真是个体力活。但对专业的磨制人员来说,这似乎不是什么难事,旁边扎西桑珠轻轻松松地给我们展示该怎样研磨。
扎西桑珠介绍道,磨制矿物颜料之前,要先将矿物原石用锤子敲碎,然后用生菜籽油搅拌炒制,直至菜籽油完全融进矿石。然后,将矿石用清水浸泡,滤掉其中的沙土。磨制的第一天是不停地洗料,同时也要择出不同颜色的矿石。在碎石被磨细的过程中,沙土也不断地被磨出来,并被水洗涮掉。扎西桑珠介绍道,一般来说,5斤原矿石最终洗完磨完晒干后获得的矿物颜料往往不到1斤。
在最开始的那几遍洗涮的过程中,清水一倒进石臼里立刻会变得浑浊如泥浆。逐渐地,水越来越清,按正常程序所需的时间来估算,一般到了第二天中午,洗料的过程就能完成。接下来进入比较单一的劳动阶段——磨料,也就是一直机械地转动轴承,让矿石在石臼中被研磨得越来越细。
研磨有不少技巧,首先矿石与水的比例就有规定,一般是1:5或1:6。扎西桑珠说,磨出经验以后,听研磨时的声音就能知道矿石是否已经磨好。最开始的一两天内,矿石颗粒较大,磨制时常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个阶段磨制起来比较吃力。越往后,矿石颗粒被磨得越小。矿石颗粒随着水流在石臼中转动时,摩擦力越小,惯性越大,轴承转起来也就越轻松。直到最后一天时,磨制时听到的就是“哗啦哗啦”的水声了。
在研磨室里,仔细看去,木制轴承底端的圆柱形石头已经被磨得非常光滑。看着这些,似乎看到了工作人员们在这里与颜料朝夕相伴的岁月。寒来暑往,一批又一批的颜料从这里运出去,走向属于自己的归宿。而石臼与石杵,依然坚守在这里,与工作人员一起继续完成磨制颜料的使命。
成料晶莹剔透色彩纷呈
矿物颜料磨制结束后,还要经历分层才能成就各色颜料成品,这个过程繁琐而又关键。扎西桑珠介绍道,矿植物颜料成品共有十多种颜色,其实基本颜色有6种:蓝、绿、红、黄、橙、白。其中红、黄、橙、白这几色的矿物原石都只能制作出单色的颜料成品,而蓝和绿两色通过磨制后的颜料水分层后,会分别得到几种由浅到深的同一色系的不同颜色,最底层的颜色最正,矿物含量也最高,越往上层,颜色越灰。至于这些颜色的名称,拿绿色来举例,专业的说法是:深绿、绿色、二绿、三绿、二级绿色。二级绿色就是浮在最表面的那层颜料水所沉淀出的矿石粉,颜色最浅,绿中带着灰色。
从石臼中舀颜料水时会发现,越往下舀,颜色越深。但颜色的分层处理并不是在石臼里完成,而是在钢盆内沉淀之后进行分离。扎西桑珠介绍道,首先要将盆中的颜料水分多次轻轻倒出,上层、中层和下层分别是不同种颜色,之后再让颜料水慢慢沉淀。
沉淀下来得到的矿石粉经沥水、晒干后即为成品。在沥干和晾晒的过程中矿石粉往往会结成沙块,所以还需要最后一个步骤,也就是把这些沙块研磨开,再筛出细粉。最后所得的细粉,便可用于绘制唐卡。
矿物颜料成品的主要用途有三个,一是画唐卡和壁画,二是做沙绘,三是在屋檐和家具上画装饰画。但是这些纯手工制作出的矿植物颜料很珍贵,价格也比较高,一般人家不会用来绘制屋檐和家具上的图案。扎西桑珠指着一碟深蓝色矿物颜料粉末说,克这样的颜料,市场上要卖元左右。今年举办的西藏第二届旅游文化博览会上,扎西桑珠所研发的矿植物颜料参加了展销会。提起这事,扎西桑珠一脸自豪,他为西藏矿植物颜料受到极大重视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除了矿物颜料之外,唐卡画师用来绘制唐卡的还有植物颜料,植物颜料主要取材于西藏各地比较罕见的花、草、树木的叶、皮等,有一些甚至是藏药材。用这些植物制作出的颜料,耐光耐热,具有极佳的色彩寿命。而一些极为珍贵的唐卡,使用金粉、银粉作为绘画的颜料。这些精美而珍贵的颜料,经过繁琐而复杂的制作过程,才成为完美的成品,在唐卡大师们的笔下,创造出了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
记者:吉美琴
编辑:何军
治白癜风天津哪家医院好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