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州锦屏山南麓的磷矿,几代港城人都有特殊的情感。而对于曾在这里生活过画家——詹克兢先生来说,这里不仅有儿时的记忆,更是历史与时代变革的交点。今天我们随着他的笔触,跨越这段时空。
从海州主城区乘车,仅需花费20分钟即可到达锦屏镇,锦屏磷矿原选矿场距离公交站不远。
锦屏磷矿原选矿场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这组红色建筑依山而建,形似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
从两侧均是粗壮法桐的水泥路上穿过,踏着记忆中的温暖色彩,走向山坡,即到达选矿场核心地段。
然而这里早已失去了昔日的热闹,现有的只是冷冷清清的场景,只有当年的标语依稀可见。
由于磷矿的采矿区位于-米上下,久未采矿,如今的矿坑积存数万吨水,不抽出这里的积水,谁也无法进入矿坑。这也是一种极致的孤独吧。
锦屏磷矿始建于年,后被侵华日军掠夺了大量矿产。日军甚至在矿区和海州站间修筑了轻便铁路。
年锦屏磷矿重建,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磷矿。曾被列为新中国“一五”计划重点工程之一,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和国长子”。这也是辉煌的开始。
上世纪80年代,锦屏磷矿选矿场盛况空前,夜空被照射得明亮异常。数十年来,锦屏曾援建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化学矿山,被称为“中国化学矿山的摇篮”。
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锦屏磷矿主采矿区矿藏日益枯竭,企业于年破产重组,这座标志性的选矿场和地下部分作业逐步停产。
矿山的盛衰自有其规律,其主采矿区已不可能恢复旧日的辉煌,但作为共和国磷矿产业发展的重要见证,锦屏磷矿在现代产业发展中仍有其一席之地。擦去斑驳的磷矿粉迹,锦屏磷矿应当可以重燃青春。
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特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