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晚报成长
年,张洪量在他音乐生涯最辉煌的时刻选择了退出,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内。尽管这15年来,他的作品《广岛之恋》《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不断被翻唱、不断在大大小小的KTV被点播唱起,但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张洪量是谁了。他们不知道的,还有张洪量极其曲折的人生历程:在苗栗偷听“敌台”、在台北当牙科医生、在纽约读电影硕士、在贝加尔湖考察黄种人起源……人生中更换过很多身份、如今已55岁的张洪量发现,自己需要重新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
年,张洪量辞去了牙科诊所的职业,带着一首《神曲》和一本《黄书》选择复出。《神曲》实际上是一首七分多钟的古琴曲和张洪量两千多字的情诗念白的结合体,它在网上一经推出即引起质疑:“这是歌吗?”。《黄书》则是张洪量历经多年世界游历写成的为“黄种人”正名的“学术著作”,它的内容与它的名字一样都饱含争议。但是这些张洪量都不放在心上,“我在台湾当牙医收入挺高的,我可以好好地过日子,干吗要回来被大家骂?其实我骨子里头,还是有很多民族的东西,希望表达出来。”张洪量说。
牙医张洪量:
我离开诊所,父亲就再也没有开心过
张洪量走上音乐道路,自始至终都受到来自家里的反对声音。
张洪量的父亲生长在日据时代的台湾,那时候台湾人社会地位较低,很难谋求较高的职位。在当时的台湾人眼中,做医生就是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家庭的要求下,张洪量没有办法坚持己见,去了台北医学院牙医系念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牙科医生。
年,张洪量发行了自己第一张专辑《祭文》,不巧第二年就赶上蒋经国去世,有人质问他:“你写‘祭文’想要讽刺什么?”当时许多歌手唱片的热卖让他很眼红,他对自己牙医的职业更加索然无味,于是在两年后关了诊所,去滚石唱片做音乐制作人。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张洪量告诉记者:“爸爸当时就给我讲,从那时开始,他就没有真正开心过。在他的脑袋里,做这行还是个戏子,低人一等。”
张洪量投身音乐圈后,很快通过自己的作品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但他的心思却再一次转弯了,他发现了自己对电影有着更深的情结。在做音乐期间,他还曾经借着做配乐的机会,潜伏在陈凯歌《霸王别姬》剧组里混了一个月,坐在导演组的监视器旁边学拍电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加上对唱片业的失望,年张洪量决定去纽约大学电影学院读电影硕士,成为李安的师弟。他没想到的是,后来他传唱度最高、常年雄踞KTV男女对唱歌曲榜首的《广岛之恋》却是在这时候写成的。
“不够时间好好来爱你,早该停止风流的游戏……”许多人误以为《广岛之恋》与广岛有什么关系,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写的正是张洪量自己的感情经历。当时张洪量遇上了一个来自加拿大的女子,人生的机缘让他们先后在台湾、贝加尔湖和纽约相逢。这个女子心地善良,在世界各地做义工,让张洪量对西方人那种“自以为优秀”的印象有了很大的转变。尽管与她的恋爱实际只有一个多月,这段异国恋情成为了张洪量创作的灵感源泉。当时学习电影的他正在看阿伦·雷乃的电影《广岛之恋》,片中讲述的也是异国恋情,让他感到与自己的感情经历十分契合,索性就借用了这个名字。“其实我现在连广岛都没去过。”对于这首歌的传唱,张洪量还特别对莫文蔚表示了感谢。
年,学成归来的张洪量并没有如愿当上电影导演,他筹备的电影项目《西伯利亚的蝴蝶》由于是一个“大制作的史诗片”,在申请台湾电影辅导金时便受挫无法上马。加上父亲年纪大了,自己也成了家,张洪量回归家庭和老本行牙医,每天朝九晚五地在诊所为病人看病植牙,回到家后给孩子做饭洗尿布,诊所有时会混入歌迷想一睹明星,他就故意将这样的病人排给其他医生躲避粉丝的围观。
音乐人张洪量:
《神曲》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如此又是15年过去了,年的1月1日成了张洪量新的转折点。“我当时不知道哪根筋抽了,我回顾自己的一生,问自己: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我做植牙做不过我的师傅,我的天赋还是写歌做音乐。”张洪量于是决定离开诊所,出去一段时间思考。他给工作搭档杨女士发信息,让她不要跟自己联络,自己要想一想人生到底要到哪里去。杨女士当时很慌张,不知道他要做什么,甚至以为他什么事情想不开要寻短见。一个月后,张洪量回来告诉她,自己很确定要做这件事情,复出重新做音乐。
“我的复出,不是为了跟新人竞争,我是希望提供一个不同可能的方向,用自己当一个样板,让年轻人选择路线的时候参考。”张洪量表示,自己虽然退出音乐圈,但自己在音乐上还有很多未完成的理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音乐复兴中华文化。
复出后的第一首作品《神曲》便一鸣惊人,这首曲子全部以古琴曲为伴奏,凸显了他对民族乐器的特殊感情。他透露自己年首次来北京录制专辑时,就曾经把能想到的所有民族乐器、甚至包括葫芦丝都尝试了一番,在《随欲》专辑中,他也曾尝试将蒙古语、藏语等民族语言掺杂进去。这是他喜爱的音乐实验。而《神曲》那长达两千多字的歌词,则被他视为《广岛之恋》的延续——对自己“情史”的叙述。歌词中提到的魁北克、贝加尔湖、亚特兰大、纽约等众多地名,无一不是曾经记录过张洪量感情经历的地点。这首歌在网上传播很火,但他的立陶宛籍妻子却并不知道。“让她知道了估计会被骂死,这就是娶个外国老婆的好处,她不懂中文。”张洪量笑道。
但他并不讳言,《神曲》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我最初的想法是想做一首中西融合、能够演唱的歌曲,但当古琴曲成型的时候,我发现它太难打破了,只好将歌词改念了。”尽管如此,张洪量表示录《神曲》是一项高难度工作。难度之一是录音师是一个不懂中文的外国人,不可能将录好的词通过剪辑与音乐对应,这就要求张洪量必须一气呵成将两千多字的长诗完整无误地念下来。更大的难度还在于当音乐结束的时候,词也必须恰好念完。张洪量对于自己能够成功完成这两个挑战十分自豪:“那些不服气的人,可以试着来挑战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
学者张洪量:
《黄书》正是要为“黄”正名
离开乐坛的15年,张洪量除了带孩子、做牙医,还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一个新的目标,就是要为研究黄种人历史和发展写一部著作,这和他此前的所有身份和职业看起来都毫无关联,但张洪量却觉得,这个念头从小就种下了基因。
张洪量回忆起小时候在台湾苗栗,由于是台湾的乡下,各种管控比较松,当时张洪量就常偷偷用广播听海峡对岸福建的对台广播,听《黄河大合唱》,并了解到“原来他们不是吃香蕉皮长大的”。当时还经常看到从对岸来的“空飘”,从热气球上掉下来的传单、毛泽东语录掉进水稻田里,张洪量捡起来偷摸着看。他回忆起当时看这些书的心情:“心里紧张得跟打鼓一样,生怕被人发现了就糟了。”从那时开始,张洪量开始更多了解大陆,乃至整个华夏民族,对于种族起源的好奇就此产生。
中学毕业,家人希望他毕业去念牙科,他自己想做音乐,但他明白,自己最好的科目是国文、历史、地理。“我的历史很少不是一百分的。”张洪量从小就讨厌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人,而对生存卑微活着的人抱有怜悯,随后这种感觉上升到了民族层面,年他去美国纽约,第一次深刻感受到黄种人在这个种族混杂的城市处于如此低的地位,而白种人主控的利益与优势让他生厌,他由此开始对人种问题追本溯源。在他年发行的专辑《有种》中,歌咏了黄种人的命运,其中出现了这样的歌词:“这个种有种/遗传来的勇/追究根植处/黄土撒的种/纹身图腾龙/野性烙骨中/黄河血脉流/蒙古样面孔……”
退出歌坛以后,张洪量有了大量的时间,照顾好家庭和工作之余,他开始频繁出国,要为研究黄种人而进行考察调研。“我需要看黄种人的脸长什么样子,以及他们生活习惯,这有点像考活人的古。比如我去格林兰,格陵兰是黄种人迁徙最远的地方,以及贝加尔湖旁边的布里亚特人。这些虽然许多书上都有讲,但我必须真实去看一眼。”每到一处,张洪量都会问当地居民对于黄种人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对中国的看法。他的方式是喝了酒再聊。“因为喝了酒才会卸下心防,无所顾忌地说,所以那些年下来,我也变得很能喝酒。”张洪量说。
《黄书》的名字让许多人看了笑而不语,张洪量并不在乎,他认为,正是因为“黄”这个字百年来被人们所误解,他才要冒着写“淫书”的名声来为它正名。《黄书》有一个副标题“黄种人的过去与未来”,他在书中梳理了黄种人的发展历史,包括炎黄子孙的繁衍、欧洲人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入侵、日本的“脱亚入欧”等,在书中他提倡破除自我美化、贬低别人的西方白人史观,建立黄种人的新美学与新形象。
他在自序中写道:“如果只看《黄书》其中几章或者断章取义,很容易以为《黄书》是反西方、反白人、反G8的书,但其实并非如此。我写作《黄书》的目的,是真诚地希望人类不再互相迫害,各种族不再互相歧视,民族或国家之间不再有战争,世界能建立起以人性为本而又超越人性局限的多元文明。”
而当有人质疑他不是历史学家,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的时候,张洪量的回应是:其实我真是历史学家,我研究历史的时间比当歌手时间长,我只是因为当歌手成名的而已。
附:《神曲》歌词
台北市新生南路
金华国中前一站
开住永和南势角的O南公车
装满了一个十六岁师大附中少年
对一个金华国中少女的初恋
人生中再也没有比这更纯洁的爱了
虽然她让我大学联考前还荒废学业
十八岁时台北医学院
与师大国文系的皇帝殿登山联谊
男女配对的丢钥匙游戏
我们就这样天注定似的走在一起
最终还是被不够爱她的我
祝福了给别人
可惜我那时不懂得珍惜爱
二十二岁
莫名其妙的一把火竟然燃烧起
同班五年都没感觉的同学
她出国后我总是在舞厅鬼混
她去了遥远的亚特兰大
青春难耐的我
不知不觉就跟她断了线
后来我在和平东路六张犁
安居街开了诊所
失去人生方向的我
夜夜跳舞到早上六点
后来认识了中山女中合唱团指挥
她让我在英国爱彼路录音室
有了寄托
她也让我在匹兹堡第一次
为爱落泪
失恋的我去了青海湖边的鸟岛
缺氧酒醉呕吐后
声嘶力竭的哭了好几夜
直到我看到拉萨西藏少女
的懵懂美丽童颜
后来我回到台湾
就跟她再也没见过面
长期感情空白中
我曾走入了北京的百花深处
她是无邪的花蕊
陪着她牵着自行车回她家
我还记得她害羞的脸
也许那次感觉
也是我对学生时代
单纯的爱恋最后告别
寒带来的那个女孩
曾说她好爱我要当我老婆
最后背叛了我到南方小岛
但我已经不再怪她曾经羞辱我
差点毁了我
我不知道为什么
从加拿大魁北克来的她
会在贝加尔湖畔跟我种下爱苗
横跨了西伯利亚铁路
都不知为什么
直到看到她在灰狗巴士车站
大雪中痴痴的在等我
零下十度刚下大雪
蒙特利尔的第一夜
很多男男女女分住的法式大屋
我住进了临街的房冰冻的窗
星星满天很黑很蓝
她钻进了我的被窝
可是最后是那个
我在她读仁爱国中时
就认识的女孩
让我在四十一岁
对永恒不变的爱终于断念
都几岁了还不成熟
难道这生都不会再成熟
我也想过我真的老了吗
倦了吗不再青春亢奋了吗
为什么热情在胸中沸腾
更胜我十六岁初恋时
难道我还在等待寻找
那几十亿人中唯一的那一个
可能会爱我的人
明知越来越没有希望
却越来越渴望
我破碎了
之后
我也曾有前世今生似曾相似的恋人
那个芬兰的混血拉普人
也曾想将庞贝古城爱的剎那永恒
像火山爆发后
将时光用熔岩冻结
在法国南部海岸的号公路
找不到生命的出口
坐着从巴塞隆纳出发
到伊比萨电音小岛的渡轮
忘了自我形体的彻夜的狂欢
只有当你迷失了才看到你自己
恐惧及失去的梦
我想在米兰花下死
却只能最后空虚而归
满州里南丫岛
还有保加利亚斯洛伐克
我只看到欲望激情
德国柏林的化妆师
她那满是红灯笼的房间
喝着解酒的茉莉花茶
她爱东方她不见得真爱我
有一个千年前蒙古西征
留在黑海旁的子孙
在莫斯科舞厅告诉我
他好像他的祖先
引诱着突厥士兵一般地告诉我
沿着基辅往南走到了黑海边
你就到了奥德塞
那里美女像上岸产卵的螃蟹一样多
这么多的夜晚喃喃自语
天涯到海角的追逐
这么多的体会
我还是拼不回破碎的我
我变的更多了
追寻只有婴儿及疯子
可以感受的幸福
甚至对善良风俗挑衅
开始对小孩子时期
无秩序无爱情无烦恼的怀念
透过肉体蛮横的规律冲动
及万里长征的旅游劳动
想夺回长期被渴望爱情
无理性逻辑霸占的大脑领导权
但每次变理性的一秒后
我又开始不思考不用经验
只用本能的释放生命能量激情
好像困兽犹斗下
睿智少年的感情自宫
最终失去眼球的眼依然流出热泪
不得不承认
人注定是会被老庄嘲讽的井底之蛙
每次以为看开了解脱了
以为深潜在海中了
其实根本只在河畔沾湿了衣裳
内心仍然隐藏着无法感光的黑暗
我想追寻那好像永恒的大幸福
却又舍不得每次的小幸福
终于连小幸福也渐渐消失了
渐渐我越来越痛苦
渐渐我变成更破碎的我
过去的我
小时候的我
以后的我将来的我
似乎都连不在一起
每个的我都是碎的
我的世界好像真的毁了
我再也找不到爱了
突然奇迹般的有一天
就在我最颓丧的时候
走了千万里路
到了格陵兰一路里沙特的冰山
那不食人间烟火
美如天仙的梦幻灵山
终于让我依稀找回了
青春期初恋及理想
我似乎感觉到远方
有一面旗在召唤着我
似乎是我的灵魂在摇着一面旗
在远远的海中大海里面
它在对我召唤
它好像在跟我说
蝴蝶来吧
这里才是你飞的世界
不要在水上飞了
下到海里来
这里是你的世界
你要知道
在海里头你可以飞得更好
你可以飞得更深
你可以感觉到你在天空
无法得到的那种解放
这里才是你永远的归宿
终于我下定决心斩断
我曾经待过的小天空
小湖泊我抛弃掉这些依恋
这些舍不得
奔向最后能让我安居的幸福
小时候曾经拥有的
无拘无束的幸福
大海那才是我该去的地方
那才是我体验永恒快乐的地方
我依稀触摸到那只无形大象的毛边
我又再度感受到
母体子宫羊水中的温暖
痛苦自虐贫困快乐富有
性压抑性满足不管哪一种
只要是有自尊能自傲的活着
都是一种幸福
亚里士多德无情的说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又深情的留下一个遗嘱
要求将他埋葬在妻子坟边
我说凡人最爱的还是爱人亲人
在凡人的世界
真理最后总是在爱与亲情前低头
格陵兰冰山沉默看着我
无言的描述
那个小时候什么都爱我的我
那个小时候初恋的我
那个小时候不会说我小时候的我
那个我还在我心中吗
那个我曾经离开过我吗
是我抛弃他还是他抛弃我
也许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
也许他只是不想出现在
他不喜欢的成熟世界
那个我像神一样
有不同于人间的爱
有不同于人性自私的爱
有不同于所有男人所有女人的爱
那是什么样的爱
像神一般的爱
不求得到只有付出的爱
人间有吗我有吗
我真的无怨无悔爱过吗
我真的爱过吗
我真的被爱过吗
分享这篇文章:
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这里是由《北京晚报》文化新闻部记者成长创建的自媒体平台。这里没有团队,没有推销,只有一个以文化与写作为业的人,利用生活的间隙,与你一起分享思考、见解与新知。
治白癜风天津哪家医院好北京平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ys/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