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剑锋
来源:人民日报
不久前,一位肾移植术后患者出现多器官衰竭,被送医院。患者病情复杂,涉及10多个科室。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患者往往被转出西藏救治。在北京援藏医疗队专家的指导下,医院组织了30余人的多学科会诊,第一时间确定了救治方案,挽救了这位患者的生命。
“原来无法诊断的病症现在能够确诊了,原来不会做的手术现在做成功了。”医院领队韩丁这样描医院的变化。一年多来,我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气候”,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西藏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内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自年8月起,我国从94医院选派余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援藏医疗专家,以团队形式开展援藏工作。医院、北京大学3医院以及北京、上海、重庆、安徽、广东、辽宁、陕西7医院选派名专家,组成第一批共8支“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年8月,国家卫计委组织第二批名专家进藏支援。
根据西藏实际情况,中组部、国家卫计委确医院和7医院为援助对象。具体结对关系是:医院由医院为主援助,医院、医院医院参加;医院由北京市援助;医院由上海市援助;医院由安徽省援助;医院由广东省援助;医院由重庆市援助;医院由辽宁省援助;医院由陕西省援助。
一年多来,组团援藏医疗队治疗患者近3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余台,讨论疑难病例余次,会诊1.2万余人次。“组团式”援藏取得明显成效,医院和7医院实现了“三提升”。
医院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援藏医疗队重视管理人才的本土化培养以及先进管理经验的合理化嫁接,各医院累计健全规章制度近项,医院管理的意见多条。目前,医院“三甲”试评指标逐步达到要求,林芝市和医院成功创建“三乙”医院,医院通过“二甲”评审。
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以来,藏区人民健康水平有所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住院分娩率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医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项,填补了多项当地医疗服务空白。
医务人员能力明显提升。成立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培训中心和基地,第一期已培训32名医务人员,考核合格后将颁发执业助理医师证;带领医务人员“走出去”,组织多名医生参加自治区内外学术会议;医院立项58个医疗人才培养培训和科研类项目,落实人才培训专项资金万元。
一年多来,国家卫计委先后制定了援藏首席专家管理办法、援藏医疗队管理办法、考核评估办法、“大中小病”病种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支援单位着力打造符合西藏当医院发展需要的重点科室,努力突破关键性技术瓶颈,先解决“从无到有”,再解决“从有到优”。支援单位集中学科、专科、技术、人才优势,全力支持西藏“1+7”医院(医院和7医院)重点病种及科室建设。到年,西藏将基本实现“大病不出自治区、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县”。
医联:一个有态度,更有温度的医生实名学术社交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加入医联。↓↓↓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什么时间好去哪里治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