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疗的饮食禁忌 http://m.39.net/pf/a_4632330.html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河南文学杂志年重点推荐图书——
任庆诗集《时光碎片》
河南文学杂志作家文库丛书
《时光碎片》(精装)
任庆著定价:40元
从西周时期的《诗三百》开始,人们便以诗歌来抒情言志,它饱含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千百年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任庆的诗就继承了这一抒情传统。他从身边的亲人入手、从养育他的故乡入手,把他与亲人之间、与故乡之间的点点滴滴,用饱含温情的文字倾情书写。这些文字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没有丝毫的故弄玄虚,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一个儿子的孝顺、一个丈夫的体贴、一位父亲的仁慈!更能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他的诗中,仿佛身临其境。
任庆对时光、对故乡的寻找和回望,凝结着一个诗人抵御时间与生活侵蚀的真诚与勇敢的力量!这种书写,使他的诗充满了催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并具有火焰一般唤醒与灼痛的质地。
严羽《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性情也”,正是任庆的真诚书写,正是这部诗集袒呈的人生经验和饱满情感,构建了一位诗人的心灵历程,这使我们看见了诗人情感世界里最珍贵的部分,也倾听到见证时代变幻、个人成长的一部奏鸣曲。
——序任庆诗集《时光碎片》
蓝野
01
年秋,在北京的一次征文颁奖活动中,第一次见到诗人任庆。其时,任庆忙前忙后,张罗活动中各种繁琐安排、接待。他还热诚地引领大家参观典雅别致的校区,观摩师生教学和经典诵读、礼仪表演。后来慢慢地交往多了,才知道原来任庆在管理与教学之余,还是一位创作成绩不俗的诗人,对于他安静、沉稳,不事张扬的谦谦君子之风,更是感佩不已。
如今,任庆的诗集要出版了,约我写序。我对诗歌认识浅陋,又懒散惯了,下笔艰涩,一拖再拖。终于到了年底,诗集就要开印,遂简单行文,以做诗友间的祝贺。
这部诗集的电子文本在我这里好久了,静下心来细读,时有欣喜与感动。诗歌是抒发心灵的文学体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艺术形式。从西周时期的《诗三百》开始,人们便以诗歌来抒情言志,它饱含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千百年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任庆的诗承继了这一抒情传统。他从平常景观、日常生活中撷取诗意,来传达人生际遇的感慨、书写对逝去的亲人恋恋不舍的思念。任庆是生活的有心人,总能抓住生活中的动人细节和由此而触发的转瞬即逝的灵感,展示诗人与众生心灵的高洁与纯净。
海子在《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一文中说过:“有两类抒情诗人,第一种诗人,他热爱生命,但他热爱的是生命中的自我,他认为生命可能只是自我官能的抽搐和内分泌。而另一类诗人,虽然只热爱风景,热爱景色,热爱冬天的朝霞和晚霞,但他所热爱的是景色中的灵魂,是风景中大生命的呼吸。”显然,任庆也是后一类诗人。
任庆行走于无尽的山川大地,抒写乡愁、亲情等等,感情真挚而优美。任庆抒写亲情的诗歌令人动容,如《我在父亲节想起了母亲》《父亲的眼神》《破旧的织布机》《孤独的纺车》《族谱》《父与子》《晒酱豆》《红薯干》《后娘》等等,诗歌中不仅有一种悲怆、苍凉的生命底色,也回荡着温馨的爱的氛围。读完之后让人发现,原来我们的人生路上,亲情就是荡漾在母亲眼中的慈爱,就是父亲脸上的笑痕,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最持久的动力……
任庆也是一位行吟诗人,在美丽的自然山水之间,写下了《我愿做洱海永久的情人》《车过湘江》《丽江印象》《梦回拉萨》《登华山》等等优美的旅行诗篇,记录所到之地的秀丽景色和风土人情,歌吟自然山水对心灵最初的触动,抒发从风景所见的生命喟叹。
爱默生说过:归根到底,人借以安身立命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在学校紧张的管理与教学工作之余,在繁杂的日常生活之外,任庆保持着自己内心的诗意,坚持行走与书写。这样一种永保内心诗意的人生态度,无论环境如何嘈杂与繁乱,时代如何功利与喧嚣,我们都能实现一种别有天地的“诗意栖居”。
02
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素。但复杂语境下的当代诗人,真诚也真可以说是一种勇气,我觉得任庆就是具有这种勇气的诗人。阅读诗集中这些诗篇,我们会时时感受到一股真诚、自然的气息迎面扑来。任庆的诗歌简约、纯净,朴素、明朗,没有故弄玄虚的繁缛之句,没有当下诗坛中常见的那种华丽矫饰,但每首诗都是诗人情感的真诚呈现。这娓娓道来的自然表述,这毫不虚饰的清澈诗语,是任庆在用诗人勇敢的真诚来构筑一个诗意而美好的世界。
“为了一行诗,必须观察许多城市,观察各种人和物,必须感受鸟儿如何飞翔,必须知晓小花在晨光中开放的神采。必须回想异土他乡的路途,回想那些不期之遇和早已料到的告别。”我觉得任庆正是用里尔克的话来建构他个人的精神城邦。诗集中的很多诗歌既包含着他近些年对生活的感悟点滴,也包括他情感世界里的真情道白。正如任庆在诗歌《祖宅》中所感受到的,他的每一首诗歌都带着我们能感触到的温度和情意,抑或淡淡的忧伤:
在祖宅殷实的土地上
我的心沉重地下跪
膝盖下的冰凉深入骨髓
漫天飞扬的雪花
飘落在脸上,手上,心上
如盐一般
让心口愈加疼痛
作为真诗人,最重要的一点,任庆毫不掩饰自己感情世界的丰富和饱满,所以诗人看到一个生气的孩子捶打着树,他会感到心疼:我不希望/这种疼痛/疼在一个孩子的心里/疼在一棵毫不相干的树上/更不要疼在/一个毫不相干的路人心里。这些都是来自诗人内心的真切感受,他的感情那样自然,见花流泪,恨别惊心。他放任情感的河流在诗中奔涌,由己及人,也让读者产生着强烈的共鸣。
身在异乡,任庆的诗歌中自然地具有了一种漂泊感。这种无根的漂泊,这种历练、游走中的忧伤,只有在家人面前才能得到安慰,才能渐变为宁静、舒缓的小夜曲。诗集的大部分诗歌都与亲情、乡情有关。诗人在亲情的光辉中,只有向对坐的家人和亲人倾诉,字里行间才能饱含浓浓情意。和大多数生活在异乡的诗人一样,任庆笔墨的重心也落在了温暖的乡村、落在了故乡的亲人那里。失眠的父亲、刨红薯干的母亲、拉着风箱的爷爷、纺线的奶奶、生病的岳父、晒酱豆的岳母、患有先天疾病的四姑……虽然漂泊在异乡,虽然有的亲人和时光已经远去,故乡的记忆依然那样清晰,亲人的音容笑貌也依然那么清晰。他在《孤独的纺车》中这样写道:
这辆纺车此刻,形单影只围绕圆形骨架上的是几张残缺的蜘蛛网生锈的手把上残留着奶奶的汗香……这样质朴的带有故乡和亲人气息的诗句,异常动人。我请出镜框中的母亲/一起分享苦辣酸甜/没等我嗫嚅发音/母亲的眼角就泛出了泪滴(《写给四十五岁的自己》)。永恒的爱在诗人笔下似乎是没有了生死界线,这看似不动声色的平静诗句,却会让读者心头一热。他的故土抒情中有一首诗歌《我常做一个相同的梦》:
我常做一个相同的梦梦见自己走在故乡的小河边掬一口河水那种清香在身体里游走让我时刻忘不掉故乡的味道岸边的柳树佝偻着腰伸出柳枝轻抚着水面仿佛一位老人对着镜子寻找往日的青春……这种对时光、故乡的寻找和回望,凝结着一个诗人抵御时间与生活侵蚀的真诚与勇敢的力量!这种书写,使任庆的诗充满了催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并具有火焰一般唤醒与灼痛的质地。
严羽《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性情也”,正是任庆的真诚书写,正是这部诗集袒呈的人生经验和饱满情感,构建了一位诗人的心灵历程,这使我们看见了诗人情感世界里最珍贵的部分,也倾听到见证时代变幻、个人成长的一部奏鸣曲。
诚然,任庆的历练、视野、思维、诗风,都有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的空间。我相信:若干年后,任庆的第二部诗集将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作者简介
蓝野,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刊》编辑,中国诗歌网副总编。
——《时光碎片》后记
任庆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说:“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栖息”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是我首次接触诗歌便产生的理想和追求。或者说,正是诗歌,给我的人生赋予了某种特定的意义。
与诗歌结缘,始于初中时代。一位音乐老师用他悠扬的笛声征服了我,在跟随他学吹笛子的过程中,我竟然发现他还是一位诗人。读着他摄人心魄的诗句,我发觉自己已经被诗歌俘虏。老师的笔名叫苍浪,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我请求他给我也起个笔名,老师说:咱们俩也算臭味相投,你就叫狂涛吧。于是我有了自己第一个笔名:狂涛。当然,这个笔名仅仅是一个代号而已,因为我从来没有写出过像狂涛巨浪一样的诗句来。相反,因为生长在农村,我的笔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zn/1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