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的时候见到了朗伟,时隔一年,神情略显沮丧。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过:“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朗伟记住了这句话,是因为自己脱离现实那种幼稚的理想主义,此时他需要坚强。
原本他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和生活,在一家报社从事编辑,早九晚五,闲暇写写散文,过的自在惬意,至少在别人眼里看来。
参加工作5年后,朗伟厌倦了这种违心的编辑,他觉得自己渐渐的正在失去那种仙风道骨文人气质,失去了对文字掌控的权利,变成了纯正的加工者,而不是制造者。
每天面对枯燥的新闻进行筛选、整理、审核等等重复的工作,让他觉得人生黯淡无光。
曹丕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于盛事。”让他铭记于心,他想要那种游走祖国山川的生活,记录那些世间尘与土,流传于世。
他想做那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大事。
这事放在今天看,的确不小。
朗伟先是辞了5年的公职,虽然总编一再挽留他,最后折中选择了停薪留职。
然后他卖了金水区的房子,87平卖了90万,换了一张银行卡和一个背包。
临行前,约了几个朋友小酌,醉意朦胧时,他说将来出书要谁谁给他写序,里面的插图让谁谁帮他画,一圈的朋友对他不舍也有担忧,是不是有点过激了。
朗伟豪言要向偶像出发——蒲松龄。
居然屡试不中的蒲松龄是他的目标,朋友调侃到你也开个茶馆算了,朗伟笑了笑,不置可否。
分别时,朗伟特意从包里拿出了几年前在路摊买的一副对联送给了我,虽然不值钱,但他很珍惜,以前去他家里时在客厅里见过。
写的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
第二天,朗伟便踏上了郑州去昆明的火车——K。
那一天,是年5月10号朗伟计划表上列的很详细:
郑州——昆明(停留7天)——大理(停留20天)——西藏(天)
他的确也是这么做的,抵达昆明时虽然还体会不到四季如春的恒温气候,但还是见识了云南十八怪中几怪,感叹哪里的花真的很便宜,包括玫瑰。
不过朗伟到没有带上什么纪念品,到是留下了多字的散文放在了博客,反应还不错,大多都是来自朋友的点赞和鼓励。
到达大理时才把朗伟自由飞翔的激情彻底点燃,住在洱海旁的酒店,旖旎的湖面似乎传递他的梦想,向西绵绵飘去,这里的每一分钟都是对生命的敬重,他以为,甚至可以老死在这里。
当到了西藏,在膜拜过布达拉宫、游玩过雅鲁藏布大峡谷、瞻仰过珠穆朗玛峰后,朗伟心理的幸福指数逐渐衰减。
也许,不断的重复快乐,反而失去了快乐是稀缺性和意义。
这时候,朗伟开始考虑生存的问题。
找工作已经不太现实,离职就为了逃离管束,只能是做点小生意,但没有商业头脑的朗伟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
但是至少一件事,应该最该做的,就是租房子,酒店的花费该停止了。
他没想到仅有60万人左右的拉萨,城关的房租居然跟多万人口的郑州相差不了多少,一室一厅的房租在——0元/月之间。
朗伟选择了元/月的52平标间,家电齐全,拎包入住,不远处就是商业区,虽然整体环境很差,但他知道,此行的目的并不是来享乐的。最主要的是,楼下的一家小门店正在招租,可以开个小超市。
白天卖货可以雇个人,自己则安心采风,晚上码字,也许半年就可以出书了。
悦来超市开业了,提起名字,朗伟特意选择了他认为很一般的名字,为了融入当地民风,雇了一个当地小姑娘,说的是云南四川那边的话,沟通没有问题。
一切看起来都像是朗伟剧本里写的一样,剧情正在有序的发展。
那一天,是年7月25号虽然朗伟自己也知道一个60多平的小超市赚不了什么钱,但保底的目标还是期望能维持生活,并且不过多的占用自己写作的时间,这是基本原则。
可未知的因素太多了,已经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和节奏,三个月的时间内,仅仅写了2万字不到。
首先,没多久朗伟便出现了高原反应,头昏、头痛、恶心、哎吐、心慌等等症状让他无法专心于文字工作。一次无关痛痒的感冒折磨了他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好。
其次,因为交通缓慢,是太慢了,导致补货商每次都是拖延几天甚至好几天,而且服务极差,当地的藏人虽然和汉族已经融合,但是有些当地人还是对汉族有着防备心。
再次,店内发生了盗窃,损失2万多元,因为没有有效视频监控,报警后至今也没有结案。
朗伟到了几近崩溃的边缘,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同事,只有自己。
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八月十五那天,跟父母通了电话,并瞒着家人说这里一切都好,这离店内的遭窃仅过去48小时。
当初,父母是极力反对朗伟离职、卖房。
尤其是卖房,当时为了减小他的压力,买房的时候,父母支持了大部分资金,并计划将来结婚的时候,再置换一套大点的房子。
那一天,是年10月3号房价是元/平,为了劝朗伟,母亲特意从老家赶来,当面做他的思想工作。
但理智终抵不过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家人为他的梦想而妥协。
如今,在这月圆的中秋节,郎朗月夜下,朗伟似乎感觉到了周围莫名的杀气,这种杀气来自于缺氧的窒息,缺爱的冰冷,缺钱的危机。
他开始自我藉慰,他觉得身体的细胞会慢慢适应缺氧,会自我调节;
隔壁邻居家的小妹,那天路过店门口冲他笑了一眼,应该对他有意;
生意虽然不怎么赚钱,但至少还能维持,年底应该是旺季。
一个网友告诉他,要想写出惊世骇俗的小说,你必须去乌烟瘴气之地了解哪些三教九流之事,贴近生活的东西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在一个黑道背景的藏人带领下,朗伟去了赌场。
这是个让人堕落的地方。几天的时间便交到了几个“朋友”,学会了如何赌钱,有时赢得春光满面,有时输的两股战战。
到了年尾
朗伟瘦了8公斤,医院体验是营养不良;
那个邻居家的小妹出嫁了,新郎是当地的藏族,人家早就青梅竹马;
至于写作,变成了写记账本,虽然也码字,但仍不到5万字。
赌场的战败,让他更加无精打采,仿佛注定了他是个人生输家。
本来他不打算回家过年,觉得有些惭愧,不想自己的失意被其他人看见,包括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最后心理仅存的自尊还是被现实打败,家人的呼唤让他觉得世界还没有把他抛弃。他来了次彻底的清仓甩卖,一周的时间把超市的货甩完,剩下的一点东西都送给了邻居,并和他们一起照了张合影。
这半年多来,这位邻居算是离他最近的人,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距离上。
那一天,是年1月15号年后回到郑州,鼓起勇气以拜年的名义又联系了以前的老领导,很明显,老领导察觉到了朗伟的失落,便邀请他回单位上班,这次朗伟一点都没有犹豫,第二天就回单位报道。
朗伟能回得去单位,却再也回不了以前的家。
经过了大半年的折腾,朗伟卡里的余额仅剩下不足20万,当初卖掉的房子如今已经涨价到元/平,周边的新房更贵,现在手中的20万连首付都不够,半年多的时间,损失的不只是朗伟的青春,还有增值的房产。
没买房是一回事,卖房后没买房又是一回事,一进一出的损失明白人都算的过来。
此时,没人再去说他什么,也不愿意提及西藏之行的事,只有聚会时,在他自己愿意分享时,大家才会再次鼓励他。
他终于明白,世界那么大,谁都想去看看,但是任性的旅行说带来的后果,只能他自己买单。
经历了臧旅之行后,朗伟更愿意聊到房子的事,他至今还在想,这么短的时间,郑州的房价是怎么涨上去的?
也许,在他将来出书那一天,书中的某一页,会提到此事吧,毕竟我也想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