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南国文学凄切的燕叫声郑亚演

西散南国文学

审核

卢晓夫

编辑

郑丽霞

图片

网络

凄切的燕叫声

作者

郑亚演

去年农历六月的一天,远乡的亲戚带着孙子来探望母亲。远亲相见,自然有许多家常话要说。闲聊间,一对燕子一剪尾巴飞过来。它们栖息燕窝,用陌生的目光看着客人,还不时丢落几声“唧唧”的叫声。

调皮捣蛋的远亲孙子听见燕叫声,立即拿来一根春节前扫墙壁灰尘的扫把柄,接着,“咔嚓”一声把燕窝捅了下来。雌雄燕子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扑棱梭地飞走了。半刻钟后,它们又“叽叽喳喳”长吁短叹地飞回来。看着巢倾鸟飞如此惨烈的情景,连我这个作为接待亲戚的也感到惋惜和气愤,只是责骂几句也拿他没办法。

此后,雌雄燕子只是在那根斜伸的钢筋上,栖息了几个晚上,就很少飞回来了。

不久的一天上午,我从外地回来,母亲突然惊奇地对我说:“仔,天刚蒙蒙亮,我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掉到门口,我眼睛看不清,捡起来就拿到沟渠草丛丢去了。后来,想想好似燕子模样儿。”经母亲这么一说,我内心感到疑惑:母亲眼花老戆,或许就是那只被气死的燕子呵。我小住下来,留意多天,因时令正值立秋,天气微凉,院外茂盛的绿叶略见黄色的一斑,春来的燕子大都飞往南方去了。就这样,几月没有见到燕子的踪影,内心感到空落落的。

今年春节刚过,我就一直盼望着远征的燕子飞回重筑它的老巢。一天天过去,鸡年农历正月廿二,一只燕子终于飞回来了,我内心感到惊喜。它飞来栖在那根钢筋上,望着梁上只留下余坭的老巢,神色凄然并“吱吱唧唧”地叫喊着。一见我从门外走回,“唧”的一声便飞去了。过了片刻,他又飞回,这时,母亲从屋里走出,它便静静地站在那里,久久地深情地望着,仿佛这年近百岁,风烛残年的老人才是它梁下的知己,才是它多年生活的厮守。它们曾经在这里生活,在这里筑巢,在这里繁殖后代,在这里共同度过岁月的风风雨雨……

在家里逗留多天,那只孤燕对我终于少了一份陌生感。有时在阳台下过一两个晚上;有时七八点钟,当阳台灯拉着,它便“扑哧”一声飞到另一个地方去。尽管飞走,第二天早上四、五点钟又飞回来了。它在梁下“叽叽喳喳”,同时还变换另种低沉的语调“叽唧嗻”叫喊着,这时院外树上的鸟儿也在应和着,鸣叫着,这叫声一直到天亮。然而,它是在寻呼着另一半,还是在伤心地叫喊呢?听着这凄切的燕叫声,多日的猜疑终于得到证实:母亲拿到沟渠丢掉的,正是它相亲相爱的另一半。但那只不见踪影的燕子,是痛失燕巢而去,还是误食药虫丢命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早晨起来到厨房煮饭,母亲也起来了。那只孤燕先是静静地望着母亲,后来母亲走到楼梯下,它就立即飞到另一根钢筋,掉展身子呆呆地注视着。当那片绵羊似的云絮托着霞光从门前飞过,它就凌空而起,向着草绿色的田野一剪而去。

就这样,连续两个多月,天天如此,早上四五点钟便“叽叽唧唧”地喊个不停。虽然每天一早都被这燕叫声吵醒,但看到这只失去燕窝而又失去另一半的孤燕,我的内心充满着无限的感喟:假如我们每个人对鸟儿都少点伤害,多一份关爱,并与自然界的鸟类和谐相处,该有多好呵!

作者简介郑亚演系市行政管理公职人员,湛江市作协会员。从小热爱文学,业余时间喜欢舞文弄笔。自重庆《城市管理》杂志发表处女作以来,陆续在《湛江晚报》、《湛江日报》、《湛江文学》、《清远诗歌》、《河源日报》、《茂名日报》、《西部散文选刊》(原创)、《南国文学》、《黄河文艺》、《河南文学》等报纸、杂志发表拙作一百多篇。一些散文、诗歌,曾被必读社、美文精选网、读书教育网、多笔记等网站转发。《邻居九叔》、《雨落西湖》、《阳朔西街》分别获中中国散文网第七届、第八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大赛金奖。

投稿邮箱

西散南国文学社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南国散文》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zn/15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