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拉萨市各级各部门以“背水一战”的使命感、“兵临城下”的紧迫感、“军令如山”的责任感,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深入贯彻落实“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工作体系,着力实施“六脱”措施,通过系列攻坚行动,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动态清零,贫困村(居)全部退出,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理论武装,政治站位全面提升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收官的重要阶段,中央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吹响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号角,发出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总攻命令。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更是为决战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了信心和决心。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拉萨市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从守初心、担使命的高度,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会、党组常务会,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再传达、再学习、再领会、再部署、再落实。
二是开展理论阐释,在深入学习脱贫攻坚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针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大力开展阐释研究。
二、精准分类施策,“六脱”措施持续推进
拉萨市紧紧围绕中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持续深入实施“以业、以迁、以教、以补、以保、以助”六项脱贫措施。
把发展生产作为主攻方向
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关键之举
把生态扶贫作为惠民之策
把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举
把社保兜底作为基本防线
把健康扶贫作为重要内容
三、坚持现行标准,“三保障”问题有效解决
强化义务教育有保障,修订《拉萨市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施办法》。
深入开展“志”“智”双扶工作,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强化基本医疗有保障。
强化住房安全有保障。
四、丰富实践活动,文明乡风不断加强
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抓手,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着力转变群众“等靠要”观念,积极开展“志”“智”双扶宣传教育,普及科学和文明礼仪知识,推进移风易俗、讲文明树新风。拉萨市结合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创新开展“五有五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
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从对自身生产生活现实影响最大的地方淡化宗教消极影响,从与现代文明最格格不入的地方破除封建迷信。丰富群众文化供给,全面实施“书香拉萨”建设工程,在城关区试点建设了茶馆书屋、公园书屋,积极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非遗+扶贫”成效逐渐凸显,为推动“非遗+扶贫”工作,在各类大型活动现场集中展示书法、藏香、藏纸、石刻、柳条制作、羊毛手工编织等传统技艺,48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余件非遗产品得到集中展示,销售额达54万元,受惠家庭48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台《拉萨市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年)》《拉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职责分工》,大力推进“厕所革命”。
目前,全市国道沿线、城镇周边等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已得到有效治理。组织实施造林绿化工程项目4个,落实测土配方示范面积28万亩,麦类作物测土配方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7.04%,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五、聚焦关键重点,脱贫质量全面提升
推动产业项目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快产业项目建设,确保项目与脱贫攻坚工作同步收官。
加强转移就业力度,依托“两个清单”,采取以岗代训、以训稳岗的方式开展就业培训,逐一为贫困群众对接岗位,切实增加贫困劳动力务工收入。
建立贫困群众就业回访机制,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用好用活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按要求完成拆旧复垦任务。
六、加强宣传宣讲,脱贫氛围日益浓厚
制订印发《关于在市属媒体开展深入基层采访报道活动的工作方案》等文件通知,对全市脱贫攻坚宣传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及任务分解。市属各类新闻媒体在重要时段和重要版面开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劳模风采”等专题专栏。
《拉萨晚报》《拉萨日报》、拉萨广播电视台等市属媒体在重要时段和重要版面刊播脱贫攻坚相关新闻余条,被“学习强国”西藏学习平台采用余条。成立市县两级宣讲团,制定印发学习宣传手册。
通过持续不断的新闻宣传、点对点面对面宣讲以及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市广大农牧民群众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有效激活,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自力更生、敢闯敢拼的奋斗精神进一步高涨,主动转思想、长志气、强本领,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十足,变“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动力充沛,多劳多得、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成为基层群众的共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国梦的拉萨篇章提供有力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
(作者:拉萨市委宣传部拉萨市扶贫办)
本文为摘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