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詹程开通讯员寿亦萍郑伟
10月19日深夜,杭州上城区社会应急联动中心接到报警:自家小区楼下发现有鸟翅膀受伤需要救助。这只鸟可能是保护动物斑鸠。
报警的是胡先生,他是丁兰街道赵家花苑的居民。
胡先生回忆,当晚夜班回来已经很迟了,在小区单元楼下的草丛里发现有东西在挪动,黑黑的一团。他凑近去看,发现了受伤的小鸟。
“我看它可怜,就先带回家,医院看看。”到家后,胡先生左思右想,一来如果确认这是保护动物,自己私留会有问题,二来小家伙状态不佳,拖不得。
上城区社会应急联动中心最后转警联动至丁兰街道指挥中心。
丁兰街道指挥中心值班队员马上赶到胡家。确实,这是一只斑鸠。斑鸠虽不是国家珍贵、濒危动物,但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第二天一早,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冒雨赶到丁兰街道指挥中心,进一步确认受伤的鸟实为虎斑地鸫,属于斑鸠类。
“我们会根据鸟受伤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伤情严重医院进行医治,如果伤势不严重,可以找适合的环境放生。”工作人员说。
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次能这么顺利救助保护鸟类,得益于今年3月中旬起丁兰街道正式开始运行一套“小脑+手脚”的扁平化警务工作模式。
所谓“小脑”,是丁兰街道联通视联网、数字城管、城市大脑、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指挥平台。“手脚”是指区域内执法力量和基层综治队伍,在“小脑”的指挥下,他们能第一时间处置问题,最大限度解决问题。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