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世界上的文字按它们家乡的海拔高度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我国的藏文,有人称它是“写在世界屋脊上的文字”。除了我国境内的藏族外,在尼泊尔、不丹等地也有一部分人使用藏语。藏语主要分卫藏、康、安多三大方言区,尽管方言各异,读音不同,但藏文却是统一的,书面语通用于整个藏族地区。那么您知道藏文的发源地吗?藏文的创始人是谁吗……,今天,我们就带您一起去藏文的“故乡”———拉萨市尼木县,看看在那儿您还能发现什么?
尼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尼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香、藏纸、雕刻合称“尼木三绝”,享誉区内外。吞巴乡是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出生地,也是旧西藏吞巴贵族的世袭领地。吞巴乡位于尼木县境内东部,南邻日喀则仁布县,东邻拉萨曲水县,北与尼木县续迈乡、塔荣镇相连,西与尼木乡交界,紧邻国道,交通便利。辖区面积为.8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人。辖区内有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故居和民间藏香制作的水磨长廊。吞弥·桑布扎的故事年10月,吞巴乡的白玛桑珠在清扫房屋时,将大屋墙上的报纸揭去,在清洗以前粉刷的白灰时,发现墙面布满色彩斑斓的壁画,乡政府当即将这间房子保护起来。后来经有关专家实地考察,认定这间屋子正是公元七世纪创造藏文字的大学者吞弥·桑布扎的故居。吞弥·桑布扎故居位于吞巴乡吞达村二组,主体为土木结构二层建筑,面积约为多平方米。据说以前故居内有三座高及屋顶的水转经桶,绘有松赞干布、吞弥·桑布扎、十二因缘图(六道轮回图)、21尊度母、千手千眼观音、藏传佛教中的各大护法神和释迦牟尼以及故居效果图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很高的壁画。还有多尊四手观音、文殊菩萨、金刚等珍贵佛像及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等。在故居的东面50多米处,还有一座群众自建的纪念吞弥·桑布扎的经堂。当年,松赞干布派遣聪慧、正直、机灵、出生高贵且具有多种功德的青年———吞弥·桑布扎去印度留学,临走时赏给他一升沙金和给印度贝金协布纳拉卿王的慰问品,来到印度后,吞弥·桑布扎拜南印度精通语言的大学者婆罗门李勤为师,学习了很多知识。吞弥·桑布扎经过7年专心修习,成为一名很有影响力的学者。学成回到吐蕃后,他遵照松赞干布的意愿,以梵文50个根本字母为楷模,结合藏语言特点,创制了藏文的30个基本字母。根据史料记载,吞弥·桑布扎创造藏文后即制藏文颂词献给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十分高兴,赞赏之。为了带动臣民学习藏文,松赞干布拜吞弥·桑布扎为师,在玛如宫潜心学习藏文,不与外界接触,闭门专学3年。松赞干布十分尊崇吞弥·桑布扎,有些大臣则认为不该如此敬重,吞弥·桑布扎言道:“在雪域之地我是首位宿学。”于是众怒平息,上下皆学习藏文,智慧之莲盛开。吞弥·桑布扎又根据古印度的声明论著,加上自己所创藏文的特点和方法编写了《文法根三十颂》,使藏民族第一次有了本民族的文字。随着藏文著作和翻译作品的应运而生,藏族的历史从此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来源:《拉萨晚报》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啊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