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www.wangbawang.com/m/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茜通讯员郭旭雅张砚春
今天(3月10日)上午10点,下城区新沁家园里的杨家社区老年食堂开始营业了。这是营业的第二天,也是下城区第一家开设堂食的老年食堂。
在现场,小时新闻记者看到不少正在排队的老人,有自带饭盒的,也有人拖家带口,进门之前,他们都要进行体温测量。地上有一条红线,相隔一米,老人有序挪着步子。
食堂菜色不错,6块钱的荤菜有梅干菜烧肉、鸡块烧笋,4块钱的烧三线、雪菜冬笋肉片、西红柿炒鸡蛋,剩下的是2块钱的蔬菜。
一个大妈正在打包,她转过来告诉记者,“昨天营业第一天就来吃了,今天家里还有鱼在,就打包点蔬菜回去,晚上再来。”
堂食的老人也不少,记者现场看到,一张桌子上最多坐两个人。
57岁的金阿姨陪着老父母过来吃饭,“没有老年食堂的时候,妈妈会自己烧点菜,老人嘛吃多吃少也没有那么多讲究。2年前有了老年食堂,他们也不愿意烧饭了,走几步就到食堂里来解决。受疫情影响,老年食堂暂时关掉了,吃饭成了问题,我只能一天隔一天地给他们送点菜,总归是麻烦的。”
金阿姨说,现在食堂又开起来了,父母的吃饭问题也迎刃而解,“口味毛好嘞,价格也不贵。”
杨家社区老年食堂面积平方米左右,主要服务周边因“四村连片改造”而集中安置的户70周岁以上老人,以及附近新沁家园、杨家沁苑的居民。
住在集中安置房的陈大伯,打了两个菜,一个炒青菜,一个炒三鲜,还有一碗米饭,7块钱都不到。他说,像他这样的老年人,社区每人发了一张就餐卡,自己冲元,社区补贴元,一个月下来还有结余。
大厨钟皓从业30年,头一次放了这么长时间的假期。以前每天7点到食堂开始做准备,现在要提前一小时,“毕竟消毒工作很繁琐:桌椅、门窗、地面甚至门把手的消毒。”
每天营业前,食堂会对每位工作人员测温、检查健康码;营业时间结束后,会立即进行清扫、设备强化消毒,员工工服、围裙、毛巾每天进行清洗消毒;备菜员工作期间也都需洗手、消毒。
工作人员还告诉小时新闻记者,食堂里还特意调整了餐桌和座椅间距,每张4人桌子仅允许1人就餐,除非是一家人。
此外,为减少相熟邻居间在食堂遇到打招呼闲聊的可能性,食堂还把营业时间调整为每天10:00-12:00和16:00-18:00两个时间段。因市场口罩紧缺,杨家社区贴心的为每一位就餐人员准备了5只口罩,免费发给大家。
“昨天头一天恢复营业,午饭加上晚饭,用餐也有人次。”钟皓说,看来大家还是很盼着食堂开门的。他说,如果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