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拉萨晚报》记者缪英图文引言说到诗,脑海里一下就冒出了那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话透着几分凌厉,某一时刻,也觉得有种彻骨的忧伤!诗和远方,都有着义无反顾的苍凉和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主义。诗歌,常常被认为是边缘化了的艺术,在记者的成长时代,只知道诗人汪国真,他一直似一个标杆存在着。而现在在西藏,有这么一群人仍然在诗歌的道路上奔跑,如罗布旺堆、陈跃军等。《用心触摸天堂》是陈跃军年由珠海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诗集。里面收录了他的多首作品,如《阿妈的村庄》《永不停歇的转经轮》《一匹马经过帐篷前》《这是谁的拉萨》《我在每一朵雪花上刻上你的名字》《我一眼认出了那些青稞》等。从字里行间可以读出他对西藏的挚爱,在这片离天最近的地方,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与西藏有关,西藏的阳光、白云、蓝天、雪山、冰川、草原、寺庙、经幡、玛尼堆、阿爸阿妈、清纯美丽的卓玛……凡是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走进了他的作品,在他睿智的组合下,显得灵动、活泼、传神。本期,记者将为你讲述诗人陈跃军的诗歌梦想,那些洋溢着激情和赤诚的文字,如格桑花一样在雪域高原上散发着馨香。成长历练在雪域高原今年36岁的陈跃军,有18年的时间在故乡,有18年的时间在异乡,故乡和异乡的时光等长,他早已把异乡当作故乡。人生的很多梦想在小时候就初见端倪了。“小学时,每当读到语文课本上精致的短文,就一直在想,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写出这么美丽的篇章,那该有多好啊!这可能就是我最初的文学梦。”高中时,师从山西省特级语文教师梁勉之先生。“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对于理科成绩差的我来说,语文无疑成了我的‘救命稻草’,梁老师也就成了我的‘救命恩人’。先生教我们读书、写作、做人。也是从那时起,我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并开始写一些稚嫩的文章,向一些杂志投稿,但是大多都泥牛入海,没有任何回音。”命运出现转机是在和西藏相遇后。年,18岁的陈跃军被西藏农牧学院录取,背起行囊,跋涉10多天终于踏上了西藏这片辽阔而神秘的土地,从此思乡成为他人生的一种主题。“当时,民间文学十分活跃,民间文学小报林立,我的第一首小诗《呓语》就发表在河南许昌民间小报《青年文学报》上,现在想来当初的文字是多么的幼稚,可见到铅字的心情还是十分激动。”在农牧学院学习期间,几乎每一个晚自习他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完整地读完了中国四大名著和莎士比亚、惠特曼、托尔斯泰、周作人、林语堂等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也阅读了大量的西藏风土人文方面的书,为后期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大学毕业后,陈跃军被分配到中国边陲错那县觉拉乡工作。为了尽快适应环境、融入当地,他开始用学校学习到的简单藏语和农牧民群众交流,并在工作之余,坚持读书,用笔记下自己独特的生命感悟。那时候,通信来回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在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曾经的恩师梁勉之一次次给他写信,并不断邮寄书刊和报纸。“当那一个个带着关爱的信封被打开的时候,我收到的不仅仅是一份师长的问候和勉励,更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抚慰。”陈跃军用生命的抚慰来回应对老师的深情,那应该是他人生中最寂寞的一段旅程,是文学和诗歌陪伴他度过了一个个孤独的夜晚。后来,他调到了海拔米的错那县城工作,交通、通讯的便利,让他从这时起开始大量投稿。并先后有作品发表在《诗刊》《散文诗》等报刊上。年,他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飞翔的梦》。该书分为《故乡的风》《西藏在诉说》《枕着你的名字入睡》等辑,收录小诗余首。“因为直抒胸臆的写作方式,至今看来,那些诗作依然清纯隽永,让人回味。”用心触摸天堂用心触摸天堂《用心触摸天堂》是陈跃军年由珠海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诗集。借用于此,是因为从他的字里行间读出了对西藏的挚爱,在这片离天最近的地方,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与西藏有关,西藏的阳光、白云、蓝天、雪山、冰川、草原、寺庙、经幡、玛尼堆、阿爸阿妈、清纯美丽的卓玛……凡是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走进了他的作品,或随笔、或散文、或诗歌,一个个平凡的、常见的汉字,在他睿智的组合下,显得生动、活泼、灵动、传神。“认识”陈跃军很早了,几年前在晚报的副刊上就拜读过他的大作。去年,新浪微博里的益西强杰经常发表诗文,多次甄别之下,才知道他就是陈跃军本人。在拉萨正午阳光暖暖的四楼办公室,陈跃军携着他的新作信步而来。“如今,我博客里的诗作应该有近千首了,满意的应该有几十首。”其中《守望在世界的最高处》是他自己最满意作品之一,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过。诗中这样写道:这是谁的笑声/这是谁的企盼/这是谁的祈祷/这是谁的祝福/我爬在冰冷的铁轨上/等待火车从这里驶过/近了近了/也不知道我在等谁/但我能听到心跳的声音/热乎乎的血液/涌向我的心脏……那是年,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通车。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电视诗歌散文做了一期特别节目《青藏的蓝》,选播了陈跃军年创作的诗歌《守望在世界的最高处》。该诗由著名配音演员徐涛朗诵,精美的画面、激情的朗诵,加上动听的音乐,是一次音画诗的完美结合。说起创作的初衷,时光要倒回到年。“那年的冬天,我和爱人从拉萨乘坐长途客车回山西老家。经过沱沱河时,天快亮了,我们都被冻醒了,车窗上结了厚厚的冰,车窗外是白茫茫的一片。想到火车就要开通,看到筑路工人们的辛勤劳作,《守望在世界的最高处》便诞生了。电视画面的最后部分非常唯美,一个人的声音在回响、一个人的背影在守望。”诗歌看似短小精悍,但更接近于生命的本质,往往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诗歌不仅仅需要意境和语言的优美,更需要灵魂的高尚和流淌的爱。《我一眼就认出了那些青稞》饱含着作者对生活了18年的高天厚土的人、事、物的挚爱。“在这座我流浪的城市/我一眼就认出了那些生长在故乡的青稞/虽然她们变幻身姿站在蛋糕店漂亮的橱窗里/但我能闻出那熟悉的泥土、雨水、空气/和阿妈汗水的味道,那些藏得很深的梦想/曾经在一个漆黑的夜里疯长……不管她愿意不愿意/我们都得回归土地/因为我们都是故乡的庄稼/一出发就在回家的路上……”这首诗里,故乡的青稞,我们都得回归故土,一出发就在回家的路上,表达了诗人18年来已经情不自禁把西藏当成了故乡。第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似曾相识的一见钟情,如茫茫人海中一回头就遇见了等待的她。再来欣赏他笔下的天空,“西藏的天空,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白云是散落的岛屿,那空洞的蓝/让人心疼而沉醉,杨树叶在枝头/做今年最后一次服装展示,我把天空装在心里……”西藏之美,很多时候是有西藏的蓝天陪衬,而蓝天之美,又是有白云点缀。他把西藏的天之蓝、云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说读者在读诗,还不如说在赏画,一幅鲜活灵动的画。看完陈跃军笔下的天空,我们继续目光向下,看他笔下的大地湖泊,“在湖中我绝对是最美的,我有这个自信/我是一个圣洁的少女,我是一颗蓝宝石/我是青藏高原的眼睛,我是一滴眼泪/你用再漂亮的词形容我都不过分/我是一株高原的罂粟,你见过我就会上瘾……”在《浪卡子,我一直在你的身边》这首诗里,他把湛蓝的湖水比作“圣洁的少女”“蓝宝石”“青藏高原的眼睛”,这还不够,陈跃军最后干脆把它比作“高原的罂粟”,“你见过我就会上瘾”,一个“上瘾”,把西藏的湖写活了,写绝了。除了众人皆知的西藏的景物、事物、人物写作,陈跃军还一直白癜风的治愈率高吗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zn/5539.html